杜甫草堂,成都一处著名景点,同武侯祠一样,61年国家即颁布为重点文物保护。
杜甫我心中的偶像,上次出行河南巩义县专程到杜甫的出生地笔架山,参加偈拜诗圣大典。这次到成都,尽管杜甫草堂以前来过,但我对诗圣的崇敬,心中对诗人那种依依的眷恋,都不减朝圣之情。
公元759年冬天,杜甫为躲避“安史之乱”携家人由甘肃入四川,在成都盖了两间茅屋,栖身,称“杜甫草堂”。这一住就是四年,在此期间共创作了两百多首诗歌。杜甫草堂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,五代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,重结茅屋,使之得以保存。以后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茸扩建 ,演变为以纪念诗人祠堂格局与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,建筑风貌典雅,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。
参观期间有句话记忆深刻:闻一多说,杜甫是中国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,最瑰丽,最永久的一道光彩。

评论